報復背後心理動機-控制報復心

  你想通過報復來懲罰冤家對頭,從而把事情擺平,消除自己的憤怒,但實際上受到懲罰的還包括你自己:冤冤相報的麻煩,留在內心的長久陰影等。心理學家們建議人們控制報復心,用優雅的姿態寬恕對不起你的人,可令彼此都有所成長。

  曾經的愛變成報復心

  報復的背後,隱藏著很深的心理動機。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心理學教授蘇珊·惠特本認為,排在第一的動機是追求平等,受害者希望通過報復行為恢復雙方關係的平衡。這似乎很公平,但心理學研究發現,當受害者變得極其憤怒,他們報復的程度遠超他們最初受到的傷害。

  另一個重要的報復動機是感覺被背叛。例如,食客在飯店吃了糟糕的飯菜,卻要支付昂貴的費用;顧客在商場買了有問題的貨品,要求退款卻遭拒絕。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市場營銷的學者揚尼·格雷戈羅說,這些消費者若得不到補償,就會出現報復行為,例如在網上發布對飯店的負面評價,或者到商場櫃檯吵鬧。揚尼的研究發現,對商家最忠誠的消費者遇到這些事情后,感到的被背叛感最強。換言之,“愛得越深,恨得越深”——被宰還在其次,關鍵是宰你的竟然是自己一直信賴和喜歡的商家。

  冤冤相報令痛苦延續

  我們和人結怨之後,最希望的其實是化解憤怒,重拾內心的平靜。很多商家抓住報復心做生意,推出了供人出氣的玩具小人,代表了拋棄你的戀人、罵了你的老闆等,讓你用針扎“報復”他們。美國有一家網站推出一種特殊服務,替你寄送幹死的玫瑰花、發臭的死魚給你的冤家對頭,連運費分別要價24.99美元和19.99美元。

  美國德雷克大學社會學副教授南希·伯恩斯稱,人們以為把敵意付諸行動就能夠緩解憤怒,但心理學研究發現並非如此。社會心理學家發現,敵對行動非但不能減輕憤怒,反而增加憤怒。報復並不能終結自己的不良感覺,因為那會讓你老是想到自己的冤家對頭,令自己繼續受到怒火的煎熬。儘管報復能夠產生短暫的快意,但是長期來說會讓你後悔。而且,在實施報復時你還會受到道德的譴責,可能感到羞恥。你還要為對方的冤冤相報而擔心……因此,伯恩斯認為那些報復“服務”只會使人的傷痛延續,儘管那隻是像徵性的惡作劇。

 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臨床助理教授朱迪思·奧爾洛夫博士認為,報復只會將你不好的一面暴露出來,讓你變得和憎恨的對頭沒什麼兩樣了,而寬恕則可以讓你從沒完沒了的報復中解救出來。她建議用積極的方式來糾正不公的待遇——最好的“報復”就是你取得成功,過得快樂,而不是讓別人破壞你的心情。

  向老人家學習如何控制報復心

  寬容並非易事。當某人做了對不起你的事情,你需要時間和努力去消解憤怒,然後才能寬恕。紐約州立大學波茨坦分校心理學家阿琳·史迪威等發現,人們在以下情況下能夠克制報復心:報復沒有實際的好處,反而有不可預知的後果;感覺報復有違道德規範;選擇寬恕令自己處於“道德高地”。

  人們還發現,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比年輕人和中年人更容易寬恕別人。老人家與人交惡的情況要比年輕人少,這是因為豐富的人生經歷讓他們不容易生氣。一項心理學研究指出,如果一個人容易和別人相處,面對生活中的問題時不容易感到壓力、焦慮、擔心和悲傷,就比較容易寬恕別人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這些與寬恕有關的性格特點都有所加強。

  如果你年少氣盛,該怎麼辦?美國得克薩斯大學認知心理學家阿特·馬克曼博士建議可向老人家學習,對於生活中的問題不要看得太嚴重。人們總有諸多自私的行為,但不意味著他們就是品德敗壞。對別人心懷怨恨,會讓你看不到他們也有好的一面。你可以試想自己已是80歲的人,回顧你的人生,看看那些所謂不好的事情在經歷了歲月洗禮之後,還算不算個事?

  報復可考慮“被動攻擊”

  如果你實在平息不了報復心,惠特本建議可以採取一個秘密武器進行“報復”——被動攻擊,這可讓作惡者非常不爽,卻沒有理由再反擊你。

  史迪威指出,作惡者有把他們做的錯事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”的傾向,從而原諒自己對別人造成的傷害,進而否認自己有錯。惠特本稱,被動攻擊正是要勾起作惡者的罪惡感。例如,你要把對作惡者的抱怨說得像恭維而不是批評,表面上似乎沒什麼敵意,但讓對方明確知道自己做錯了。

  然而,有的人際關係專家不贊成被動攻擊的做法,認為應該直面作惡者,明確無誤地告訴對方,他們的行為令你產生了什麼感受,而不是在背後算計對方。很多時候,人們冒犯了別人而不自知,把事情講清楚有助於雙方都吸取教訓。

  惠特本認為,是否使用被動攻擊取決於你和作惡者的關係。當作惡者處於較高的地位,聽不進去任何批評,你就只能強忍怒氣了。如果你情商很高,特別能忍,那麼你最終會有揚眉吐氣的一天,因為身居高位者若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,遲早會有報應。

  設身處地想想對方的苦衷

  奧爾洛夫認為,寬容是對人不對事,即原諒對你不好的人。建議與冤家對頭保持一定的距離,然後嘗試理解對方作惡是不是有苦衷,而這些難處可能是有意識的,也可能是無意識的。在你的腦海中清晰地想像令你生氣的人,然後問自己:“是什麼情感缺陷令他/她對我那麼壞?”一旦找到可以讓你同情的地方,你就不會想著用下三爛手段來反擊。她舉了兩個例子:

  同事把你的點子據為己有。你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衝動,不要立馬去質問對方,或者把事情捅到老闆或人力資源部門,讓全世界的人以後都不相信點子是他想出來的。然而,你想想他偷別人的點子,內心必定是貪婪、自私,缺乏安全感,也是一個可憐人,那麼你就能原諒他了。

  你的繼母對別人尖酸刻薄,要求多多。你要想到她來了你們家以後,或多或少受到家人的排擠,在家裡說話沒有人聽。她還害怕孤獨,還怕衰老,擔心和郁悶導致脾氣不好。然後,你對她就能寬容了。

.

使用 WordPress.com 設計專業網站
立即開始使用